PG电子(中国)网站平台

保护修缮工程进展过半 东平陵故城东城墙将“焕发青春” | PG电子
公司动态

保护修缮工程进展过半 东平陵故城东城墙将“焕发青春”

2024-05-29 阅读次数:

  为使东平陵故城遗址得到更好的保护,2021年,济南市文物部门开启了东平陵故城东城墙及南城墙东段保护修缮工程,并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立项批复。工程计划分四步进行,主要包括城墙加固、组织排水、景观改善、遗址标识等。据章丘区龙山文化传承保护中心透露,东平陵故城东城墙抢救性保护工程于2023年11月25日正式开工,如今项目已完成一半。

保护修缮工程进展过半 东平陵故城东城墙将“焕发青春”(图1)

  据介绍,保护修缮工程将实现故城东、南城墙连接为一体,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展示,同时进一步明确故城城墙边界,为东平陵故城整体保护创造条件。

  东平陵故城是山东省乃至全国保存最好的战国秦汉时期的地方城址之一。城墙作为东平陵故城重要遗迹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但由于自然侵蚀及生物破坏,东平陵故城东城墙面临着严重的损毁,本次工程旨在对城墙本体进行抢救性保护。

  PG PG电子

  工程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在确保修复工作科学有效的同时还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力求在保护城墙的同时,不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项目工程主要包括对墙体局部深坑回填处理、冲沟裂缝灌浆加固、坍塌处人工土坯补砌、城墙两侧平整、清理墙体及周边树木、生物处理树根以及安装防护围栏及界碑等步骤。

保护修缮工程进展过半 东平陵故城东城墙将“焕发青春”(图2)

  东平陵故城东城墙抢救性保护工程的实施,不仅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传承和创新文化价值也具有深远的影响。修复完成后的东平陵故城东城墙将成为当地居民和游客了解历史、感受古代文明的重要场所;在修护城墙的过程中开展的系列宣传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此次工程也将为之后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宝贵经验,有利于更好地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持续发展。

  东平陵故城是汉代济南国、济南郡、平陵县治所遗址,自公元前204年至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共历经1019年的沧桑。遗址位于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驻地向北600米处,西南与城子崖遗址相距近2000米。城址略呈方形,边长各约1900米,总面积约360万平方米。城址四周可见残存的夯土城墙,宽10至30米,高1至4米,地下保留的墙基宽约40米左右。经考古调查,早期的城墙是采用木棍夯打,夯窝呈圆形平底,墙体内使用了大量的木骨,还有固定木骨的木桩、绳索等。1975年发现了4座城门遗迹,在北门处地下发现大片砖石铺地,估计与原城门有关。

  城内地貌南高北低,遗址中部西侧300至400米的范围内残留大量残渣、矿石、木炭、耐火材料和烧土,为当时的冶铁遗址,说明当时的手工业非常发达。另外,在群众称之为“殿基地”的城东北方向出土大面积的夯土和铺地砖及房基,证明这一带为东平陵宫殿区。由此断定东平陵城是汉代政治、经济、手工业高度发达的重要城池。

  通过多年的考古工作得知,东平陵城大约在战国晚期即已存在,《说苑》中就曾有“(齐)桓公之平陵,见家人有年老而自养者,公问其故”的记载。而且大小与汉代济南国都城一致。城内发现有春秋遗物,表明春秋时期就有人生活在这里,可为史料记载的佐证。汉代时,东平陵作为诸侯国都城、济南郡首府,是当时北方地区的手工业重镇。如今东平陵故城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好的汉代郡国遗址之一,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中国铁器的发展历史,还有曹操、终军、王莽等历史名人的相关史实。

  PG PG电子

  东平陵故城城址保存较好,四周城墙犹存,是山东地区保存最好的一座古代城址,197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济南日报记者:赵晓林)PG电子平台 PG电子网站PG电子平台 PG电子网站